简阳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本周热榜
查看: 878|回复: 2

全队攻守战术

[复制链接]

245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精英会员

茫然 蓦然 恍然

UID
32788
帖子
12225
主题
245
积分
46708
阅读权限
220
注册时间
2009-11-21
最后登录
2017-9-13
在线时间
702 小时
发表于 2010-11-15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四川省资阳市简阳市 电信
一个队一旦控制了球,便是进攻的开始,全队均应迅速协调地投入进攻;一旦失去了球便是防守的开始,全队均应迅速而协调地转入防守,以便尽快夺回球。
一、 全队进攻战术
所谓全队性的进攻战术是指进攻面比较广,参加进攻的人数比较多的战术配合。具体运用千变万化,但最终都离不开边路进攻和中路进攻。一次完整的进攻都由发动、发展和结束三个阶段组成。
所谡边路进攻是指在对方半场侧面地区发展的进攻;所谓中路进攻是指在对方半场中间发展的进攻。  

由于两侧地区防守队员相对较少,空隙较大,攻方在这一地区便于是展进攻,突破防守线,创造攻门机会。但是由于离门远,角度小,直接得分的可能性小,大多数的攻门仍然由边路突破传中后,由中路和异侧同伴包抄完成;而中路进攻由于离门近,角度大,一旦突破防守,威胁大,得分的可能性大。然而,防守一方在这地域都采用重兵把守,逼得紧,抢得凶,增加了突破防线的难度,难以觅取射门机会。因此在组织进攻战术时,必须考虑本方的特点和对手的实际,确定以边为主结合中路,还是以中路为主结合打边路的战术。但不能采用单一强打中路或死攻边路的战术。比赛的实践一再证明,采用单一的战术是不会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三) 进攻方法
1、 外围吊中:一般在进攻受阻,难以从中间和边路发展时,采用斜线长传吊中和利用高大中锋的身高优势以完成顶射攻门或传球配合攻门任务。为使这一战术取成效,要做到:
(1) 传球要准。传出的球速度要快,抛物线不宜太大,最好是弧线球。
(2) 传球的落点要在防守队员身后,而守门员又难以出击的位置上。
(3) 中锋争顶球能力要强。要在跑动中抢占有利位置跳起顶球,决不要在原地起跳顶球。
(4) 其他队员应及时抢占有利的进攻位置,要有抢点射门和敢于在任何困难的情况下起脚射门的勇气和能力。
2、 快速反击:
在攻方大举进攻时,后卫压至中场,防守人数由于插上进攻相对养活因此,空隙较大。此时守方如能抓信攻方失球后来不及回位,或在退守过程中防守位置出现错误时,发动快速反击,必将取得良好的效果。
采用这种战术要做到:
(1) 要有1至2名突破能力强,速度快,善于捕捉战机的“尖子”人物。
(2) 传球次数宜少不宜多,传球必须准确、及时、恰到好处
(3) 既要有明确的突破口、反击点,又能根据场上的变化机动灵活地选择突破口和反击点。
(4) 一旦突破,其他队员的跟进、包抄,协同配合也是保证反击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

3、 插上进攻:
目前大多数球队在前锋线一般只放2名队员。然而一旦进攻,仅仅依靠2名队员的攻击是难以奏效的。所以许多球队为了保证第一线的攻击力,常常是处于中后场的前卫、后卫突然插到第一线进攻,由于插上进攻战术既可以在中路又可在边路运用,不仅由前卫又可由中卫或边后卫插上。这种不定点、不定人的插上进攻更增加了防守的难度。
使用这种战术应做到:
(1) 中后场队员必须掌握进攻队员所具备的射门、传中、运球过人等一切技术、战术、心理和身体素质。
(2) 前场队员必须积极穿插、扯动、接应,为前卫、后卫插上制造空当,
(3) 控球队员在传球前应全面观察场上情况,将球传向最有威胁的空当;其他队员的跑位应多向,时间应有先后,以利一人制造空当,另一人插入空当。
4、 转移进攻
攻方在一侧进攻时,守方在有球一侧采取局部紧逼盯人,并力争做到以多防少。当进攻难以在这一侧展开时,应及时地将球转移至另一侧展开进攻,在转移进攻时,守方需要一定的时间调整防守。攻方在赢得时间或抓住防守的漏洞时展开攻击,其效果甚佳。
转移进攻时应做到:
(1) 无论用一次长传或二次传球转移都需要及时准确,这是转移进攻成功的首要条件。
(2) 控球队员要随时观察以掌握转移的时机。
(3) 异侧队员及时地到达空当,突破防守。占领空当过早则会暴露意图,占领空当稍迟,可能得不到球,只有及时到达倾家荡产当才能使转移成功。一旦突破防线,即应加快进攻速度,不给对方调整防守的时间,或在对手匆忙移动出现错误时,伺机攻击,必能收到良效。

5、 边路传中和切底回传
边路快速带球传中和切底回传一般由边锋(或其他位置队员)完成。
传球一般可传高球,但抛物线不宜太大,传中落点稍靠中间时可传平直球。由于球在运行中射点比较多,有利于同伴抢点射门。传球过顶时,一般可传内弧线球,这种球守门员不易判断,而难以断截,而对包抄跟进的射门者较为有利。
传中球的落点,应根据进攻和防守队员的位置而定,高球一般传到远端门柱前10米附近为宜,而不利于守门员出击断截。边路传中时,中间必须奋力包抄,抢点射门,这样才有可能取得边路进攻的成果。

二、 全队防守战术
当本队失去对球的控制便是防守的开始,为此要求全队立即转入防守。从前锋开始,人人阻击,层层设防,迅速地退守至本方半场,经常用8、9名队员全力保护罚球区,竭力阻止对方射门。
目前全队防守战术有:区域防守、盯人防守、混合防守。
(一) 区域防守:每个防守队员负责防守一定区域,当对方谁进入该区域就由该队员负责盯防。离开这个区域,就不再跟踪盯防。这种防守战术较为节省体力,但是在同一区域出现两名进攻队员时就会比较被动,并且在邻近位置的结合部还容易漏人。因此,目前世界上只有为数不多的球队采用这种区域防守。
(二) 盯人防守:分全场盯人,半场盯人以及门前30米盯人。采用盯人战术是指被盯防的对手不管跑到哪个位置就盯防到哪里。其特点是分工明确,容易实行,但体力消耗大,对身体训练水平要求高,一旦一人被突破就容易带来防守的混乱。80年代以来,采用这种盯人战术已不多见。
(三) 混合防守:该防守战术是指有的队员进行区域防守,有的队员进行盯人防守;或者在有的区域进行盯人防守,有的区域采取区域防守,如进入门前30米地区采用盯人,离开这个地区就采取区域防守。混合防守的具体方法有多种,采用哪一种则应根据各队的具体特点和对手的情况而决定。
采用这种防守战术,每个防守队员都必须按下列要求行动:
1、 丢球即抢或迅速封堵:
前锋一旦失球,邻近球的同队队员就立即回抢。如抢不到球,应积极封堵以阻止对手向有威胁或利于戟的区域传球,达到延缓对方进攻,也为其他同队队员争取时间回防到位。
2、 层层设防,保持队形:
前锋、前卫、后卫三条线保持好纵深距离和左右间隔,并通过一定的队形保持全队队员之间的联系和配合。越接近本方球门,前卫和后卫间的纵深距离应愈短,以限制攻方队员活动的空间和时间。
3、 局部紧逼、相互保护、及时补位:
如图所示:攻方11控球,守方2、6、3分别紧逼11、5、10,5、8、4、11分别移动收缩,采取区域防守,以达到保持罚球区和保护2、3、6,对远离球的9、7暂时放弃盯守,因为这两人对球门基本不构成威胁。这样既做到了局部紧逼,又做到了保护,即使一旦被突破又形成了一道新的防线。
4、 重点盯住进攻的组织者和攻击手:
这种战术旨在削弱进攻组织者的作用和阻止攻击手的射门,近几届世界杯赛中都出现过这种战术,大部分能有效地“冻结”进攻的组织者和攻击手,为夺取胜利奠定了基础。

5、 夹击和围抢;
夹击和围抢始见于80年代初,由欧洲的荷兰等国首先运用。夹击一般由2人进行,而围抢由2人以上进行,并且大多数在边区或死角。在对手尚未控好球,又无法传球的情况下,防守队员应积极快速从两个有效的方向将控球不稳的对手封死,逼住。当然在其他场区也可使用。
6、 制造越位:
这是一个有争议的战术,因为它要冒险,一旦造越位失败将导致失分的严重后果。但是在攻方踢角球和罚球区附近踢任意球时,愈来愈多的球队在防守队员大脚解围时,全队迅速地行动一致地向中线方向压出,达到造越位的目的。其成功率是相当高的。它首先要求在造越位时必须行动一致、迅速,更重要的是迅速地靠近将要得球的攻方队员,并对有球队员严加控制。
7、 切忌在罚球区内或附近犯规:
罚球区内或附近犯规会带来危险和失球,这样的失球往往会带来后悔莫及的失败。这种例子在世界性的比赛中有之,我国足球队吃这种亏的教训更为深刻。因此提高个人防守的能力和意识对减少不必要的犯规是有效的。

保持良好的心态 你就会很快乐

173

主题

1186

帖子

6337

积分

中尉

UID
64724
帖子
1186
主题
173
积分
6337
阅读权限
140
注册时间
2010-10-19
最后登录
2010-11-21
在线时间
149 小时
发表于 2010-11-15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四川省资阳市 电信
顶!值得学习

173

主题

1186

帖子

6337

积分

中尉

UID
64724
帖子
1186
主题
173
积分
6337
阅读权限
140
注册时间
2010-10-19
最后登录
2010-11-21
在线时间
149 小时
发表于 2010-11-15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四川省资阳市 电信
顶!值得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邮箱:80411235@qq.com|营业执照|网站法律顾问|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简阳论坛 ( 蜀ICP备2021016404号-1 )

关注简阳论坛
官方公众号

GMT+8, 2024-6-23 11:43 , Processed in 0.06912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